能鏈智電副總裁于翔:數字化賦能需要找到前進的方向

本報記者 李哲 北京報道
數字化與碳中和相遇,迸發出了不一樣的火花。在充電樁領域,能鏈智電(NASDAQ:NAAS)便通過數字化方式,不斷提升充電效率助力碳中和。
12月22日,在由《中國經營報》主辦的2022中經“雙碳”與科技創新發展論壇上,能鏈智電作為“2022中經‘雙碳’與科技創新卓越案例”被評為“2022年度中經碳中和典范企業”。
能鏈智電副總裁于翔表示:“能鏈智電已經通過數字化方式在全國范圍之內形成了一張跨品牌、跨區域的充電網絡,而且是較為完善,領先整個行業的數字化充電網絡。我們通過數字化的方式,帶動形成一鍵找好樁、一鍵啟動、一鍵支付的能力及功能,為車主帶來了更好的服務?!?/p>
能鏈智電的總部位于“兩山理論”(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源地——浙江安吉?!案母镩_放的起點在深圳。我們認為在未來的40年將會是碳中和的40年,而起點也會在浙江安吉?!庇谙璞硎?。
談及對數字化進程中的方向感,于翔表示,無論是產業互聯網企業、傳統互聯網企業,還是傳統的制造業,抑或是新興農業等,都需要找到自己的前進方向。
“數字化賦能各行各業,其帶來的便利性及重要性不言而喻。不過,如何找到更加適合自己企業的數字化方向,我建議不要在數字化轉型的初始階段貪大求全,而是要找到產業細分的方向,把一個點打透,然后逐漸擴散,如此就能更快、更好地享受到數字化帶來的提升?!庇谙柽M一步解釋道。
此外,于翔以能鏈智電為例分析道,通過數字化方式,為能鏈智電的用戶直接進行數字化驅動能源消費,通過數字化推送,能夠讓車主找到就近的,最符合客戶充電習慣,及客戶在充電過程中的其他需求,以這種應用場景,來滿足和解決電動汽車對能源的需求。在未來自動駕駛及無人駕駛技術的發展前提下,能鏈智電也在通過數字化方式做最終的Auto Buy,也即是在無人駕駛情況下的無人自動能源補給,這些都是把數字化作為了底層。如果沒有數字化技術及應用,都不可能在短時間完全形成,并且也不可能為行業帶來更好的利益。
于翔表示,可以說,能鏈智電的數字化不僅為新能源汽車的能源補給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同時也針對電動汽車充換電技術硬件的提升帶來了很大的助力。相信未來,數字化的產業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更多無法想象的便利和改變。
(編輯:董曙光 校對:燕郁霞)
- 除《中國經營報》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中國經營網立場。
- 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經營網” 或 “來源:中國經營報-中國經營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經營網(本網另有聲明的除外)。
-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15210887578 郵箱:banquan@cbnet.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