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股權“吸粉”能力減退

本報記者 陳晶晶 北京報道
12月22日,北京產權交易所公告顯示,中國華電集團資本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電資本”)擬以底價2.56億元出售所持永誠財險7.6%股權,如若成功出售,華電資本將退出永誠財險股東行列。
無獨有偶,大港油田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底價約5.8億元,在北京產權交易所掛牌出售所持華泰保險集團4400萬股股份(占總股本的1.0941%)。
《中國經營報》記者統計發現,2022年以來,已有超過20家險企股權在各大交易平臺被掛牌出售,其中包括幸福人壽、富德生命人壽、長城人壽、國任財險等中小險企。不過,大部分險企股權掛牌項目未有買方接盤,曾經炙手可熱的保險股權已經遇冷。
業內人士表示,保險股權“吸粉”能力減退,與近年來保險業轉型改革、經營挑戰加大,股東回報水平下降不無關系。
超20家險企股權出售
公開資料顯示,2022年以來,中小保險公司股權轉讓的項目較多,已有超過20家險企股權被出售。不過,這些被出售的股權數量大都比較少,并不涉及控制權。
北京產權交易所顯示,長城人壽第五大股東廈門華信元喜投資有限公司擬轉讓所持長城人壽65141.43萬股股份(占總股本的11.78%),掛牌的起止時間是2022年11月18日至2023年1月16日。此前在2022年9月,中國二十二冶集團有限公司擬將所持全部長城人壽0.54%股權進行轉讓。
幸福人壽兩家股東擬分別出售其持有的幸福人壽16.59億股股份,約占總股本的16.37%。擬出售幸福人壽股權的兩家股東分別是深圳市億輝特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和深圳市拓天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作為幸福人壽第四大股東和第六大股東,兩家公司分別持有9.27%、7.1%股權。若此次股權出讓完成,兩家公司將退出股東行列。此外,深圳市洲際通商投資有限公司掛牌轉讓富德生命人壽7.88億股股權(約占總股本的6.7%)。安華農險15.69%股權在上海聯交所被掛牌轉讓。
值得一提的是,在公開司法拍賣平臺上,關于保險股權的拍賣也多以流拍告終。
2022年10月,阿里拍賣平臺顯示,中民投資本管理有限公司持有的長城人壽2.69億股股權被掛出拍賣,評估價為3.23億元,起拍價為2.27億元。最后,該筆拍賣無人出價,以流拍結束。
同期,廣東省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對被執行人重慶三峽果業集團有限公司持有的亞太財險1.68%股權進行司法二次拍賣。此次拍賣股權的評估價為8391.86萬元,起拍價為5370.8萬元,盡管起拍價與估價相比折價超過三成,最終亦遭流拍。
資本更趨于理性
公開數據顯示,145家公開披露2021年財務報告的中小財產險和中小人身險公司中,90家2021年末未分配利潤為負數,無力通過自身經營積累利潤轉增資本。當前保險行業受多方面因素影響,保費收入增長不夠理想,部分中小險企經營壓力大,有的險企依舊未進入盈利期,多年來依賴股東持續注資。
種種跡象顯示,曾經熱衷保險牌照的各路資本,如今已越來越理性、慎重。
一位保險股權交易居間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在當前的保險股權交易市場上,買方難尋。一方面,保險新單持續低迷,疊加“償二代二期”工程的實施,部分險企償付能力下滑比較大,急需股東進行增資,這進一步促使部分股東選擇減持或者退出保險業。另一方面,隨著監管部門不斷強化保險法人機構公司治理、不斷提高股東的準入門檻,從側面加大了險企尋找有實力、有意愿注資的股東的難度。
中國保險保障基金有限責任公司發布的《中國保險業風險評估報告2022》分析指出,社會資本進入保險業的意愿降低,主要原因包括:一是多數中小保險公司難以提供長期穩定的資本回報,導致現有股東缺乏增資意愿,對潛在投資人的吸引力不足;二是保險監管部門從嚴監管公司治理,社會資本更加理性、不再盲目進入保險業,有意愿、有實力、滿足資質要求的投資人較少;三是整體經濟環境承壓,部分保險公司現有股東經營面臨較大壓力,增資能力和增資意愿下降。
(編輯:鄭利鵬 校對:燕郁霞)
- 除《中國經營報》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中國經營網立場。
- 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經營網” 或 “來源:中國經營報-中國經營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經營網(本網另有聲明的除外)。
-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15210887578 郵箱:banquan@cbnet.com.cn